來源:中國之聲
2017-12-20 08:53:12
據了解,我國從2016年就已經開始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不過看到今天這則消息,許多網友大吃一驚——這家庭醫生簽約率節節攀升,我沒感覺到啊!有這么多人擁有家庭醫生了?我好像又拖了國家后腿?我可能是另外那9億人吧……
可以說,大家對家庭醫生的誤會很深啊……事實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是我國分級診療制度的一項重點內容——簽約了家庭醫生,在目前并不意味著有什么病找那個家庭醫生就可以治,而且簽約服務是從需求最為迫切的人群入手,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人群,年輕人參加得較少,一般人群的簽約率往往低于重點人群簽約率。
把家庭醫生當私人醫生,那你就天真了
所謂家庭醫生,是簽約服務的責任人,現在主要包括全科醫生、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等各種類別的醫生。
家庭醫生都具備一定的簽約服務能力,它的組成在不同的衛生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內涵,在目前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匱乏,尤其是規范化培養出來的全科醫生配備數量匱乏的情況下,允許其他類型醫師作為補充。
不過要知道,簽約家庭醫生并不意味著擁有一個私人醫生,家庭醫生與私人醫生之間存在著根本不同。
家庭醫生主要提供的是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防治結合。關注的是居民與家庭的基本健康衛生服務需求,是整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家庭醫生在維護居民健康、有序利用醫療資源與控制醫療費用方面均發揮著“守門人”作用。
而私人醫生是滿足少部分人群特需服務的一種服務,是以醫療行為為主,主要針對疾病問題,需要個人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來額外獲得。
在我國“家庭醫生”的概念早在2010年就被提出了,而且國家設立和推廣家庭醫生的初衷,是相當靠譜的。
目前,我國醫療衛生服務多以疾病診療為中心,以大醫院診療服務表現最為明顯,其特點是非連續的、非責任制的關系。在我國醫療結構分級中,“塔尖”部分的優質醫療資源應該集中解決疑難危重患者,而現實情況恰恰顛倒,80%的患者都涌到大醫院,導致看病貴、看病難。
我國醫療結構分級
而且,如果患者每次面對都是陌生的醫生,會產生重復問診的情況,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如果患者本身缺乏醫學知識,可能造成盲目選擇醫院和醫生的問題。
而建立這種家庭醫生的分級診療模式,實行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將醫療衛生服務責任落實到醫生個人,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的發展方向,也是許多國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經驗。
到底怎么才算有家庭醫生?
簽了約,有啥好處么?
幾年前,國務院醫改辦曾印發了《關于印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指導意見的通知》,2016年6月,又針對該通知發布了解讀內容,其中已經詳細規定簽約家庭醫生的具體方式。
居民或家庭可以自愿選擇1個家庭醫生團隊簽訂服務協議。服務協議將明確簽約服務的內容、方式、期限和雙方的責任、權利、義務及其他有關事項。
每次簽約的服務周期原則上為一年,期滿后居民可根據服務情況選擇續約,或另選其他家庭醫生團隊簽約。鼓勵和引導居民就近簽約,也可跨區域簽約,建立有序競爭機制。
各地在引導居民或家庭在與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時,居民或家庭還可以自愿選擇一所二級醫院、一所三級醫院,建立“1+1+1”的組合簽約服務模式,在組合之內可根據需求自行選擇就醫機構,并逐步過渡到基層首診;在組合之外就診應當通過家庭醫生轉診,形成有序就醫格局。
當然,對于百姓而言也不白折騰,簽約了家庭醫生之后,好處有很多。簽約服務會在就醫、轉診、用藥、醫保等方面對簽約居民實行差異化的政策,增強簽約服務的吸引力和居民對簽約服務的有效利用。
就醫方面,家庭醫生團隊將會按照協議為簽約居民提供全程服務、上門服務、錯時服務、預約服務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轉診方面,家庭醫生團隊也會擁有一定比例的醫院專家號、預約掛號、預留床位等資源,方便簽約居民優先就診和住院;
用藥方面,對于慢性病患者,家庭醫生可以酌情延長單次配藥量,減少病人往返開藥的頻次。對于下轉病人,可根據病情和上級醫療機構醫囑按規定開具藥物;
醫保方面,會對簽約居民實行差異化的醫保支付政策,例如符合規定的轉診住院患者可以連續計算起付線等,簽約居民在基層就診會得到更高比例的醫保報銷,從而增強居民利用簽約服務的意愿。
需要知道的是,家庭醫生不只是要看病,更像是“一個家庭的健康管家”,幫助居民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不生病或少生病。“家庭醫生”是一種職業的稱呼,體現的是基層服務模式與大醫院服務模式的不同,僅對于有特殊需求、行動不便的居民,才在雙方的協議框架內提供上門服務。
這些年,國家為了推廣“家庭醫生”,
也是不容易……
在“強基層”的號召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被列為今年深化醫改的10項重點任務之一,各地政府已經有積極響應。
在北京,早在2010年就已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家庭醫生”的概念。2015年,北京出臺家庭醫生服務模式新政,市民一旦簽約“家庭醫生”,可直接找簽約醫生預約就診。就醫時也將被“分配”到簽約醫生處,屆時,患者可享受從預約到診療的全程“一對一”服務。
去年6月,上海也啟動新一輪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建立了家庭醫生制度。居民在選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簽約的基礎上,可以再選擇一家區級醫療機構、一家市級醫療機構進行簽約,形成“1+1+1”的簽約醫療機構組合,讓家庭醫生成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而作為全國簽約服務數量最多、簽約率最高的省份江蘇省,通過手機APP,居民能享受到家庭醫生“一對一”的服務,預約家庭醫生,查詢自己的電子檔案,還可以查詢相關的體檢、檢查報告。家庭醫生也能通過APP來管理簽約居民,完成慢病隨訪和數據采集。如果醫生覺得居民的病情需要向二級、三級醫院轉診,同樣通過輕點手機屏幕就能完成申請。
目前,我國關于“家庭醫生”方面的“智慧醫療”發展的也是如火如荼。在“互聯網+”時代,“智慧醫療”有望成為化解家庭醫生“簽而不約”有效工具——云平臺的數據傳輸功能可以幫助醫生為病人快速建立健康檔案;大數據分析則可以輔助醫生確定康復方案;同時,依托智能終端設備,患者和家庭醫生可以實現在線交流、視頻問診,服務的可及性大大增強。
在一家主打智能醫療的云平臺上,它可以連接全國30個省份的2400多家重點醫院、29萬醫生、7300多組專家團隊和1.7億實名注冊用戶,以及100多家醫聯體和1.8萬家基層醫療服務網點——
一些常見病,可以直接視頻問診、在線購藥;對于急重癥,可由家庭醫生協助預約,實現在互聯網醫院、醫聯體、微醫全科中心就診;對于疑難雜癥,還可能聯通北、上、廣等城市甚至海外的醫院實現遠程會診。
誠然,現階段隨著我國“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越來越廣,問題不少:比如許多網友反映的“簽而不約”、“為了簽約而簽約”,基層醫生的醫療水平落后、得了病老百姓還是喜歡擠醫院、并不信任家庭醫生……
但這項借鑒西方醫療制度的工程絕非所謂的勞民傷財,正如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副巡視員劉立群說,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起居民和家庭醫生團隊穩定的服務關系,對于應對老齡化、疾病譜變化以及構建密切和諧的醫患關系至關重要,對于健康中國的建設也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中國之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