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5-28 14:22:05
原標題: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為未來幸福人生奠基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學習“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指示精神的過程中,學校越來越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但關系到學生乃至教師心理是不是健康的問題,而且還直接決定著高素質人才能否全面發展的問題。所以,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德潤學校作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一直牢記“為了每一個生命的健康成長”的教育使命,堅持“以德潤身,以文化人”的校訓,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積極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個性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為其未來的幸福人生奠基。
組織制度建設
保障工作有效開展
自建校以來,德潤學校認真貫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從九年一貫制學校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現實需要以及身心發展特點,調動學校各方面的力量,構建全方位、多渠道,既分工明確又互相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學校專門成立學生成長指導中心,實行校長主抓,分管校長負責,學生成長指導中心組織實施,學部、年級、班級協同配合的四級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架構,責任到人,任務到崗,確保事事有人做,要做必做好,每做有成效。同時,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制定《學校心理危機干預制度》等系列工作制度,用制度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駕護航。一系列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學校制度,已經逐漸地深入人心,升華成了制度文化。而文化的要義之一,則是以文化人。制度“化”在人心里,也就有了自覺的行動,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就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此外,學校大力支持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進修學習,為取得心理咨詢師證的教師報銷學費和考試費,高標準配備心理輔導室,購置各種團體輔導活動教具和專業書籍,支持教師外出參加培訓,保障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落地和穩定發展。
師資隊伍建設
提升專業知識素養
教師是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構建一支有品格、懂業務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就顯得尤為重要。德潤學校自建校以來,就一直注重教師專業發展,逐步構建起以心理學專業畢業的專職心理教師為核心,以德育主任、年級主任、班主任和取得心理咨詢師證書的50余名兼職心理教師為骨干,全體教職工共同參與的全員、全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通過專家培訓、名師工作室、核心團隊、“青藍工程”、外出培訓、遠程研修等平臺,多渠道拓寬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視野,提升教師專業知識水平。成立貫通九個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通過持續的課題研究和課例研修,構建合作研究型的教師團隊,開展班級、年級、學部、學校不同層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學校還關注教師心理健康,避免師源性心理問題,分層分類開展提高教師心理健康和專業能力的培訓輔導,促進教師身心和諧及專業成長。學校充分肯定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背景的專職心理教師地位,專職心理教師參與班主任德育例會,對班主任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引領教師真正從學生實際出發,本著適合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需要來開展工作。
教師心理健康,會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呈現出來,并在無形中輻射到學生身上,從而讓溫馨與美好不斷地滋潤學生的心田,從而讓他們的心里也陽光燦爛起來。
課程體系建設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德潤學校以學生為中心,崇尚“生活、生成、生長”的德潤“三生”教育理念,構建“三生”課程體系。必修課程奠定學生深厚的文化基礎,選修課程助力學生個性化成長,特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保障學生全面、個性、健康發展。作為一項重點課程內容,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三生”課程體系,遵循心理健康和教育規律,通過多種方式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成長需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生涯規劃教育專題講座、心理健康主題班會,關注學生自我認識、人際關系、人生規劃、考試心理、青春期心理等問題,幫助學生了解正確的學習態度以及自身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自主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學校特別重視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其他相關學科有機融合,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課,提高學生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組織開展各種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和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增強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
學生心理健康,能夠幫助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從而取得理想的學習成績,在日常生活中呈現出蒸蒸日上的精神氣象。而當下的生命樣態,還會在其生命的歷程中不斷延伸,從而讓他們擁有一個幸福的未來。
宣傳輿論建設
營造和諧環境氛圍
心理健康的主體是人,也只有人的主動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才能最大化。這里所說的人,不只有學生,還有教師和家長,只有三位一體地共同發展,才能讓心理健康教育落地生根。所以,學校非常注重向教師、學生和家長宣傳、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知識,通過信息宣傳和輿論引導,著力構建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成才的和諧生態環境。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家長群、宣傳展板等多種途徑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通過家長讀書沙龍、家長學校課程引導家長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特點,正確面對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成長當中的困惑,減少家長焦慮情緒。通過“知心姐姐”心靈成長廣播,引導學生學習調節情緒的技巧與方法,幫助學生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營造安全的學校心理文化氛圍。每年的“5·25,我愛我”心理健康月,分別面向學生、家長和教師舉辦系列活動,宣傳心理健康理念和知識。學校經過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從最初大家的不認同、不理解,到逐漸了解并接納心理健康教育,營造出家庭積極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直面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積極配合支持學校教育的環境氛圍。現在家長遇到困惑的時候會給心理教師打電話,學生主動到心理輔導室找心理教師傾訴,心理健康咨詢和求助已經成為常態。
宣傳輿論的建設,讓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形成了一個無處不在的氣場,即一種積極和諧的精神文化。這種精神文化對于身處其中的學生、家長、教師的全面健康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預防干預建設
系統推進工作實踐
“發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意思是說,錯誤出現了再去禁止,學生就會抵觸抗拒。所以,“禁于未發之謂豫”,即在學生的問題還沒有發生時就加以防止,這叫作“預防”,預防在先且做得好,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中國古代教育圣哲之言,給予學校很大的啟示。所以,學校高度重視開展發展性、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構建起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協同聯動、融合育人機制。每年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問卷,全面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參考依據。對可能存在問題的學生,由班主任會同任課教師進一步通過觀察、訪談和家訪等途徑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對確實需要心理干預的學生,則通過班主任與學生談心、邀請家長到校進行學情會商、專職心理教師進行個體心理輔導等多種途徑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對超出學校心理輔導范圍的學生轉介到專業心理咨詢機構與精神衛生中心,尋求專業的幫助。學校心理健康預防及干預機制建設研究成功立項為山東省教育教學重點課題“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德潤學校從建校之初到現在已走過12個年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成為學校特色的發展過程。學校2013年被評為山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2015年被評為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多次被評為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
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學校依然行走在路上,并且越來越認識到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人類快樂、幸福且體面、有尊嚴生活的基礎。所以,德潤學校將持之以恒地秉持“以德潤身,以文化人”的校訓,更加努力地構建“為了每一個生命的健康成長”的學校“生命共同體”,持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人格和心理品質,從而培養能夠全面發展的現代化高素質人才,為學生未來的幸福人生奠基。
(陳靜 張鋒鋒 田曉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