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8-22 10:35:08
原標題:以學生為中心 改造提升文科專業
來源:中國教育報
邁入新時代,擔當新使命。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積極響應新文科建設要求,在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上,以《新文科建設宣言》提出的“專業優化、課程提質、模式創新”三大重要抓手為指導,全面推進新文科教育教學改革。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政法學院立足學生成長需要,結合新文科建設要求,加快推進法學和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轉型升級。以近10年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為對象,通過問卷方式調研346名畢業生,梳理學生對專業方向、課程設置和能力培養的意見建議,實施了人才培養模式轉型升級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著力培養時代新人
為全面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15年,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開展以“德融課堂”為特色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堅持“合和共進、以文鑄魂”的建設理念,形成中心牽引、模式帶動、文化傳承的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制定了專業類課程思政建設指南,明確專業(課程)建設標準;按照指南要求,建設“1+M+X”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創新“六結合三融入”教學設計范式,引導教師進行課程思政設計。行政管理專業制定了專業類課程思政建設指南,將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和教學設計范式有效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達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學生的公共意識、科學精神、家國情懷等得到有效提升。
發揮學科交叉優勢
凝練專業辦學方向
學科之間相互交叉、融合、滲透已成為學科專業發展的新趨勢,傳統文科更應該借助學科交叉發展的契機實現自我革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之一,法學與各類專業的融合也已成為重要發展趨勢。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文科建設宣言》提出:“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文科專業深入融合,推動原有文科專業改造升級?!痹凇皩I方向”的調研中,設置了法治治理、社區治理、智慧治理、應急管理、行政事務管理、科技管理等選項,其中法治治理(占38.15%)和智慧治理(占37.57%)分列前兩位。據此,強化了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科交叉融合,凝練了法治治理和智慧治理兩個專業方向,每個專業方向設置4門核心課程,學生根據學習興趣和職業發展規劃自由選擇學習方向,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立足社會人才需求
調整專業課程設置
滿足社會和市場需求是人才培養的基本落腳點。課程設置應以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線。在“課程設置”的調研中,設置了基礎通識類、創新創業類、法學類、管理學類、政治學類、經濟學類、社會學類、專業實踐類、信息技術類、方法工具類課程等選項,其中專業實踐類課程(占35.55%)和創新創業類課程(占30.64%)分列前兩位。據此,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了專業實踐類和創新創業類課程的比例,增加了社會調查、創新創業實踐、專業綜合技能訓練等課程的學分,同時將有利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學科競賽等納入修業學分,加大了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力度。
面向學生能力培養
改進教學模式與方法
教學方法是聯系教師、學生和課堂的橋梁,是教學系統中富有活力的因素之一,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力培養的質量。《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提出:“推動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方式變革。”這就要求改變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積極創新改革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師生共成長的教學模式。在“能力培養”的調研中,設置了知識應用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職業責任感、抗壓能力、領導能力、表達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職業規劃能力、文字寫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選項,其中知識應用能力(占30.35%)、表達溝通能力(占29.48%)分列前兩位。據此,推進教學方法改革,鼓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多采用探究式、體驗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給學生更多展現和鍛煉自我的機會,激勵學生主動思考,提升核心專業能力。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的法學和行政管理專業以“經世致用、交叉融合”為建設理念,以建成國家一流專業為目標,不斷改進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更多具有現代公共精神和創新意識、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趙金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