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2-11-09 09:59:11
原標題:為國家立心 為民族立魂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為國家立心 為民族立魂
來源:光明日報
他們深入一線,練就敏銳的慧眼,挖掘鑄魂時代、守望正義的感人故事;他們挑燈夜戰,揮動生輝的妙筆,抒寫切中時弊、昂揚奮進的時代篇章;他們堅守新聞理想,以文字記錄真實,用鏡頭傳遞真相。
11月8日晚,“好記者講好故事”2022年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來自全國新聞戰線的10位記者,深情講述精彩故事,分享一線采訪體會,展示新聞戰線在重大新聞事件中的優異表現,反映全國新聞戰線取得的豐碩成果,展現新時代中國取得的一系列新進展新成就,為第二十三個中國記者節獻禮。
堅守一線 講好中國故事
好故事在現場,好記者在路上。一群不知疲倦的新聞人奔走在祖國大江南北,只為能夠第一時間傳遞事實真相。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清澈的嗓音驚艷了世界。他們來自河北阜平——曾經的國家級重點貧困縣。幫助這群山里娃走上大舞臺的,是教師鄧小嵐。長城新媒體集團記者楊亞紅在采訪鄧小嵐時,看到了這位79歲老人18年來的默默堅守。“鄧奶奶幸福地說:‘我就知道孩子們一定能唱得好!都說咱中國小康了,可美好的生活到底什么樣啊?站在冬奧舞臺上的這群孩子就是最好的回答!’”楊亞紅說。
中國石油報社記者徐遠震常年奔走在荒漠高原,今年是他做記者的第10年。他用石油人的奮斗故事,講述著能源與這個時代的另一層聯系。采訪經歷給徐遠震帶來很大觸動:“他們讓我明白了,在建設世界能源強國的征程中,‘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2022年新年伊始,一則短視頻傳遍全網。視頻中的新疆牧民大叔在幫助游客脫困后,拒絕了游客的報酬,并自豪地亮出黨員徽章。大叔的身份引起千萬網友熱議。伊帕爾·阿卜力米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廣播電視臺的記者,她敏銳地發現了這條新聞線索,趕到當地找到這位大叔并深入采訪。她感嘆:“大叔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但他的行動讓信仰變得具體可感,更打動人心。”
與其他記者不同,戰地記者擁有軍人的“戰斗屬性”。在和平時期,邊關、海島、訓練場、演兵場,就是軍事新聞的源頭活水。今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之際,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記者王琢舒奔赴俄羅斯奧倫堡州東古茲演兵場采訪報道。她深情地說:“作為一名戰地記者,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我會一直堅守我的戰位,用筆觸和鏡頭,讓更多人看到中國軍隊和中國軍人的好樣子,向世界宣告: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感受發展 記錄中國速度
長山列島是位于山東最北端的無人島嶼,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楊成龍在島上蹲守,打地鋪、喝涼水、深夜出海,終于用鏡頭記錄下中國北方島嶼上漁人與海的故事。他說:“跟著漁民深夜一兩點出海,遇上風浪讓我吐得肝腸寸斷。但令人欣慰的是,我能記錄下新時代中國人民的奮進和幸福!”
湖北省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是一個僅靠傳統農業“望天收”的小鄉村。湖北廣播電視臺記者郝晉輝多年駐扎在村里進行跟蹤報道,通過一個個平凡身影、一個個感人瞬間,記錄著峒山村發生的巨變。“我今后每年都要來這里,把十里水杉、百畝櫻園、千畝魚塘、萬畝香蓮的圖景用鏡頭告訴觀眾,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們新時代美麗的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他表示。
“當河南乃至國家正在被‘中國速度’變小的時候,像我這樣億萬百姓的家國夢想正在逐漸變大。”河南日報社記者董娉做記者的18年里,有12年全程參與報道河南“米”字高鐵網建設。她見證了家鄉河南從一個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省份蝶變成為連天接地、通江達海的開放高地,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與家鄉、國家發展同頻共振而感到驕傲。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網友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人民日報社記者左瀟參與策劃的新媒體創意報道——快閃店“時光博物館”,通過新媒體技術“濃縮”了時光,高度還原物件、場景,讓受眾再次穿越改革開放40年的崢嶸歲月。“在這里,大家回味重溫:有艱辛、有努力的過往。在這里,我們暢想憧憬:有奮斗、有夢想的未來。”他說。
架設橋梁 傳播中國聲音
2022年是中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面對一些外國媒體的歪曲與抹黑,新聞工作者們并肩奮斗,堅持報道抗疫、扶貧等動人故事,道出跨越山海的相助和至艱至難時的守望,以人民情懷在國際輿論戰線上勇于發聲。
新華通訊社記者眭黎曦說:“我們要用更洪亮、更清晰、更深入人心的聲音,給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在馳援武漢的報道中,他用扣人心弦的抗疫故事,反映黨和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通過講述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共產黨員的故事,讓平凡黨員的不平凡得以自然流露。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王寧去年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采訪26位老人。“深潛院士”汪品先、“焊接泰斗”潘際鑾、“七一勛章”獲得者藍天野等國之大家紛紛走進《吾家吾國》節目。王寧說:“我要努力把‘大家’生活里簡樸、事業中堅守、信仰上忠誠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年輕觀眾。因為這種傳承體現了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基因,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
(本報記者 李菲 肖人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