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2-07-31 13:38:07
原標題:生態補償重在“造血”
來源:經濟日報
前不久,一場“魯豫有約”引發關注,因流入的黃河水質達標,山東如約向河南兌付1.26億元生態補償款項,被網友津津樂道,也讓生態補償的話題再度登上熱搜。
我們樂見更多的“魯豫有約”達成,但也應正視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總體依舊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存在諸多有待完善之處。其中最直接的,莫過于補多少、怎么補等問題。在許多生態補償的案例中,生態受益方的補償額度,往往難以覆蓋生態保護方的投入成本。而且生態建設與保護是一場持久戰,投入是長期且龐大的,單純利用資金的“輸血式”生態補償可以奠定一定基礎,但更重要的是尋找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作為國內橫向生態補償的標桿,“新安江模式”正在探索“造血式”補償。浙江、安徽兩省研究共同打造新安江流域綠色產業合作示范區;安徽省提出,要升級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支持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設。從這一系列舉動中不難看出,加強產業合作,利用市場手段,深化文旅融合,實現生態保護者與受益者共同發展,是目前“造血式”生態補償的一個重要選項。
當然,“造血式”補償屬于前沿話題,驗證選項的正確與否,還需要更多實踐與智慧。首先,要提高“造血能力”,擺脫單純靠資金補償的慣性,突破地方思維,因地制宜探索更加多元的補償方式,通過對口協作、產業轉移、共建園區、技術和智力支持、實物補償等,真正強化生態保護者的內生動力,促進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提高雙方對綠色產業依賴程度,促成攜手共進。
其次,要保持“血液活性”,更多發揮市場作用。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通過生態修復、政府采購、產權交易等多種途徑,讓“綠水青山”的隱性價值,進一步具備“金山銀山”的顯性價值。在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過程中,積極培育生態產品生產和供給主體完善交易規則,形成生態產品“有價有市”良性局面,讓補償者心中有數、保護者更有動力。
最后,要增強“抵抗力”,用法治手段穩固“造血成果”。當前,生態補償仍面臨頂層設計不足的問題,應制定出臺生態保護補償條例,將實踐中的經驗與做法上升至法律層面,為生態補償提供剛性約束。此外,還要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通過開展損害評估,完善損害鑒定評估方法和實施機制,提高破壞生態環境違法成本,讓“生態無價、損害擔責”成為常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