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11-11 10:15:11
原標題:小初銜接 助推教育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小初銜接 助推教育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加強學段銜接”。近年來,昌邑市一直重視學段之間的科學銜接。為縮小小學與初中的差距,昌邑市以科學研究作指導,深入探索促改革,整合資源,形成了多樣課程體系,助力小初銜接。
“教育是一件長期的事情,我們不能只看當下。學生進入初中后,會發現課程、知識體系、教師的教學方法等很多方面跟小學有很大的不同,繁重的課業會讓很多孩子落后在小升初的這一階段。所以,咱們小學有責任有義務讓學生做好迎接初中生活的各項準備。”昌邑市圍子街道辦事處宋莊小學校長畢秀霞如是說。
心理課程
兩校聯手經常化
初中階段是由童年走向青年的時期,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的身心會發生劇烈的變化。宋莊初中、宋莊小學建立了“大手拉小手”機制,教師以專業引導和愛心促進學生心理良性發展。在每學年的第二學期為六年級師生分別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由資深心理教師任教。教師課程每月一次,目的是讓六年級教師學習更精深的心理學知識,了解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給學生以更專業的引領。學生課程每兩周一次,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身心變化,化解疑難困惑,促進由小學生到初中生的心理轉變。除此之外,聯手開展各種活動,如初中教師到小學給學生開展講座,帶領小學生參觀中學校園,消除學生對初中生活的不安。在心理課程的引導下,學生進入初中后會很快消除不適感,融入初中生活。
德育課程
紅色教育連續化
學校結合各自學段學情,經過教研,聯合制定德育課程計劃,結合傳承紅色基因,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開展系列紅色教育活動,落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目標。
小學低年級結合聽說練習組織講紅色故事等,小學高年級結合音樂美術課程組織唱紅歌、辦紅色主題手抄報等,初中結合語文、歷史及思政課組織征文、研學及演講等活動,從小在學生心中種下紅色種子。例如,組織兩校學生到當地紅色教育基地研學,小學低年級組織講故事比賽,小學高年級組織唱紅歌比賽,初中組織演講比賽,各學段活動難度逐漸遞增。每名學生一個檔案袋,收集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畢業參與活動的標志性成果及日常表現記錄,記錄其成長足跡。
校本課程
學段貫通一體化
小學與初中的一大不同在于基礎課程的增多。初中的知識量與學科門類都比小學多很多。初中的生物、歷史、地理等,在小學沒有對應的課程,學生突然接受這么多陌生的課程正是小初銜接難度大的原因之一。因此,昌邑市鼓勵各學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資源,打造校本課程,助力小初銜接。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結合學校的傳統和優勢,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的課程資源自主開發與實施的課程。比如昌邑市圍子街道宋莊小學和宋莊初中,利用地域和人員的重合性,共同打造中草藥園勞動基地。小學教師在勞動課上帶領學生在基地中勞作,培養學生的種植技能;指導學生制作觀察記錄表,加深學生對中草藥的認識。中學教師在生物課上帶領學生采集種子、葉片,制作標本進行觀察,傳授理論知識。利用共同的勞動實踐基地,學習的內容由淺入深,實現由小學勞動到初中生物的平穩過渡。
家長課程
因地制宜貼心化
近年來,緊緊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總體目標,宋莊初中、宋莊小學堅持把推進惠民服務作為提升辦學滿意度的突破口,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兩校合作,將教育惠民與家長課程有效結合,真正實現家校社同發展,共育時代新人。
為解決學校師資短缺的實際困難,兩校聯手,整合優質師資,優化課程和實施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課程,有序開展課后服務。根據不同年級特點,開設了體育、藝術、科技創新、課程輔導四大類、十二小類的服務課程,課程難度由小學到初中逐漸遞增,為學生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得到家長一致好評。
根據農村地域分布廣、學生居住地分散這一特點,兩校聯合開展惠民服務。改變以往“各自為陣”的模式,將兩校家長按居住地分片,聯合開展家長課程,宣傳教育政策,“一站式”解決家長困難,推動惠民服務。這一做法解決了兩校各自宣傳片面化的缺點,解決了兩孩家長參加家長會顧此失彼的困難,讓家長更系統全面地了解當地教育狀況,為提升辦學滿意度打下堅實基礎。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欲登絕頂莫辭勞。”在今后的工作中,昌邑市將繼續不斷開拓創新,積極推進小初銜接,形成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付秀英 李新港 畢秀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