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0日訊 10月20日,《光明日報》“慶祝黨的二十大”特刊【書記校長談發展】專欄專訪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代表,并刊發報道。
以下為報道全文:
【書記校長談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重要部署。“我們將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定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做文化‘兩創’的先行者,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努力奮斗。”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代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高校應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深化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闡釋。同時,要勇于承擔時代使命,積極發揮文化引領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大學聚焦時代主題,擔當歷史使命,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致力于把五千多年中華文明與現代文明貫通,為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有力理論支撐。
郭新立代表表示,要在回答好時代之題上提供山大智慧。發揮學校中國古典學術優勢,在重大研究項目、創新團隊建設、新型智庫和重點基地建設以及一流學科群建設過程中,明確樹立建構自主知識體系的目標導向。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產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產生廣泛社會影響。實施“哲學社會科學人才薈萃計劃”,建設創新團隊和青年創新群體,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創新。同時,扎實推動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出臺《山東大學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實施意見》。
要在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中培育造就“山大學派”。山東大學充分發揮人文社科研究機構力量,扎實推進承擔全球漢籍合璧、中華文明探源、《永樂大典》綜合整理、新編中國通史纂修等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進一步做強中國古典學術優勢,努力產出具有時代性的重大成果。積極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山大模式,持續推進鄉村儒學和社區儒學建設,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和體驗基地、中華美德教育學院、雅樂基地、文學生活館建設,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深度融合。
要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上展現山大擔當。著力辦好《文史哲》及其國際版等高品質學術期刊,不斷拓寬以《文史哲》等高水平學術期刊為代表的文化交流渠道;積極建設以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國際儒學聯合會山東大學研究基地、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等為龍頭的文化交流平臺,為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郭新立代表表示,山東大學將堅定不移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弘揚文史見長的優勢特色,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更大貢獻。